爱奇闻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2021-01-03 考古发现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都说蜀国后期没人才,其实朝内还是有能担当重任的人才,只是大家不怎么团结。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顺理成章成为接班人,虽然不是继承皇位,但地位和皇帝也没什么差别。等诸葛亮去世后,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呢?可能当时杨仪觉得此位非他莫属,而现实却无情的将他打醒。杨仪虽然有才但太小家子气,而且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不忍偏废,背后的故事就和杨仪有关,一起来看看吧。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杨仪传》,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魏延和杨仪。原文如下:

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先主刘备称帝后,起兵征讨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被降职担任代理弘农太守。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丞相诸葛亮任命他为参军,代管丞相府的日常工作,自己一心一意准备北伐。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杨仪跟随诸葛亮来到汉中。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杨仪升任长史,加绥军将军。

诸葛亮经常在外用兵,杨仪则规划部署,筹措粮食,做事非常果断,办事效率很高。军队的安排调度,诸葛亮也经常交给杨仪经办。诸葛亮非常珍惜杨仪的才干,又仰仗魏延的骁勇,对于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到非常遗憾,又不忍心偏重一方而废弃另一方。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杨仪跟随诸葛亮屯兵五丈原,诸葛亮病逝,杨仪率领军队撤回汉中,又诛杀了魏延。此后,杨仪自以为功劳最大,理应接替诸葛亮主持国事。谁知诸葛亮早已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杨仪器量狭小,蒋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文中“不忍有所偏废”所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不忍偏废”,意为不忍心因重视某一方而忽视或废弃另一方。

杨仪与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的内讧,是蜀汉中期的一件大事,其结果是魏延被杨仪所杀,杨仪又因未能接替诸葛亮的职务而口出怨言,最终被贬为庶人。这场内讧造成了两大蜀汉精英先后退出历史舞台,这对原本就人才稀少的蜀汉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悲剧,这其中既有杨仪和魏延各自的性格因素,同时也与诸葛亮的处理方式有着因果关系。当初杨仪与魏延不和之时,诸葛亮既没有找到方法解决矛盾,又没有按照责任的轻重进行处理,而是不忍心偏向其中的任何一位。这种“妇人之仁”最终不但害了杨仪和魏延两个人,同时也对蜀汉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