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探秘世界考古史上最大铜鼓的诞生地——铜石岭

2020-07-10 考古发现 探秘世界考古史上最大铜鼓的诞生地——铜石岭

  文化|旅行|摄影|读书

  韵子 文/图

  铜鼓,最早作为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之后逐步成为当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战事召集的信号,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自汉代以后,广西发现铜鼓见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在北流六靖镇水冲庵出土的西汉时期雷云纹大铜鼓,是目前考古界发现的最大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

  “铜鼓之王”被发掘

  第一次见识“铜鼓之王”,是在广西博物馆,这面直径165厘米、高达67.5厘米、体重300公斤的巨大铜鼓尽管足部有些残缺,但仍不影响它的光芒四射:八道光芒的太阳纹之间遍布云雷纹、水波纹、连钱纹、席纹,厚重、宽大的鼓面上镶着的青蛙小而朴实……

  这面铜鼓来自北流。北流,历来被称为“铜鼓之乡”,自汉晋以来就出产形体硕大的铜鼓。据《北流县志》记载:“铜石山,县东20里,层峦耸秀,石皆紫色,南面整齐无边,亭亭如伞,又名朗伞石……”

  闻名于世的“铜鼓之王”,就是来自于北流铜石山,即现在的铜石岭。如此巨大的铜鼓是如何被发现的?说起来还真有一段传奇故事:清代时期,北流石科窝乡有个农民上山砍柴,休息时将扁担竖插在地上,忽然听到一声清脆金属闷响的声音,他循声慢慢挖开泥土,眼前出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铜鼓,村民认为这是神器,决定安放在六靖圩冼太庙来供奉。谁料抬到六靖镇水冲庵时,绳索突然绷断,村民决定将铜鼓留在水冲庵。于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冲庵举行祭鼓祈神。

  我们一行抵达位于北流市东郊10公里处的铜石岭时,正是玉林入冬最寒冷的一天。凛冽北风夹杂着冷雨,直刮得人两耳生疼。

  举目望去,远处是苍茫一片共生共存的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巍峨壮观,气势雄浑,紫铜色的山峰骨骼清奇。眼前这令人叹为观止、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顿时让人忘记了寒冷www.qiwen.tv。

推荐阅读:惊人发现,最近有考古学家发现远古时代企鹅居然有人高

  铜石岭的每寸肌肤,都是褚红色,像刚燃烧过似的,炽热的余温还在。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观?

  “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共生的铜石岭,是非常罕见的地貌奇观。”玉林市申遗办专家黄继军指着远处的山脚解释道:“那一片曾经是海,亿万年前海底火山爆发,地壳受到疯狂冲撞挤压,从而滋养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的山岭,比如基部是水成岩,中部是火成岩,顶部是风化石,因此打造出深洞、石岩、悬崖、峭壁等迤逦独特的风光。”

  铜石岭的美,不仅美在景色,更在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铜石岭拥有汉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冶铜遗址和铸造铜鼓遗址,“铜鼓之王”就在这里铸造。在它的3平方公里范围内,从汉代开始持续了1500多年冶铜和铸造青铜器的历史,也是十分罕见的www.qiwen.tv。

  站在铜石岭冶铜遗址向远处眺望,对面是西山冶铜遗址,北流河在两山之间蜿蜒而过。“古代容县和北流曾合在一处,均属容州,西山与铜石岭同属一条矿脉,是同一矿区,这样规模巨大的冶铜遗址的形成,集中展示了岭南地区发达的矿冶业,说明这一地区铜矿的贮藏和开采相当普遍,对研究岭南地区的冶铜发展史和我国汉唐时期的铸造工艺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黄继军说道。

  发现于1960年的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是汉唐时期的冶铜遗址,也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冶铜遗址。方圆数里,工场规模之大,实为罕见。“当时满山遍布风管、炉渣、炭灰、铜片、铜鼓残片,甚至铜钱,却基本见不到古代美女们每天梳妆打扮离不开的铜镜推荐www.qiwen.tv。”黄继军解释道:“在古代青铜可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当时官府对青铜制品的管制很严格,多数用作军事战备物资,有时也用于铸造铜鼓、铜钱、铜钟以及各种祭祀器皿,这些铜鼓、铜钟、铜鼎都是重器,源源不断地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一路撒播,漂洋过海,影响深远。”

  赵佗开创南方冶铜先河

  铜石岭文化之厚重,还在于它有着辉煌的过去,历史上许多如雷贯耳的人物都与这座铜山有缘。

  “2000多年前,南越王赵佗慕名铜石岭优质铜矿之丰蕴,不惜跋涉1000多公里从番禺率领10万大军驻扎铜石岭开挖铜矿、冶炼青铜,开创了中国南方冶铜和铸造铜鼓的先河。”

  黄继军带领我们来到铜石岭南门主体城楼前的赵佗广场。雨后的赵佗广场,一列列铜车马武士仪仗队披着一身凛冽的清光,肃穆而井然有序地布列在铜石岭山的北面空地上,骑在高大骏马上的赵佗奔驰在前面,劲风吹起的战袍如翻卷的云霓,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在黄继军讲述的故事里,铜石岭的历史脉络渐渐捋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了开疆拓土,先后委派大将屠睢和年仅21岁的赵佗率领50万大军远征岭南qiwen.tv。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在连年战乱、中原没有建立统一王朝的情况下,赵佗出兵收服了桂林郡、象郡,统一了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自立为南越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