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 你能控制你的意识吗?多巴胺可影响短时间内的决...

    你能控制你的意识吗?多巴胺可影响短时间内的决...

    科学家在研究小鼠行为后指出,多巴胺可对我们在短时间内采取行动或做出决策的可能性产生重大影响。图为小鼠大脑,蓝色代表单个细胞的细胞核,绿色代表多巴胺神经元。 科学家指出,多巴胺可以...

    2021-07-21
  • 冷冻18年的胚胎复苏 宝宝一出生就“18岁”(图)

    冷冻18年的胚胎复苏 宝宝一出生就“18岁”(图)

    昨天,冰宝宝和妈妈一起出院回家。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实习生张帆 摄 这个宝宝不一般!一出生就“18岁”,而与他同一批被“制造”出来的姐姐,比他早17年来到这个世界。 记者昨日从中山大...

    2021-07-21
  • 世界睡眠日聚焦“特困生”:拿什么拯救睡眠?

    世界睡眠日聚焦“特困生”:拿什么拯救睡眠?

    加班熬夜、睡前刷手机、入眠困难……在当下中国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人成为睡不够、睡不好的“特困生”,一线城市更是“缺觉重灾区”。 8小时睡眠离我们还有多远?睡到自然醒何时不再奢侈?3月...

    2021-07-21
  • 基因编辑咋编辑?定制婴儿你能接受吗?

    基因编辑咋编辑?定制婴儿你能接受吗?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专家详解基因编辑:“定制婴儿”,你能接受吗) 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可用来定制“完美人体”,但在应用层面面临许多伦理问题。新华社发 如果一位医生告诉你,在婴儿出生...

    2021-07-21
  • 一滴血测天赋性格姻缘?专家:基因检测不能算命

    一滴血测天赋性格姻缘?专家:基因检测不能算命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一滴血就能测天赋性格姻缘? 专家:基因检测并非万能 更不能用来“算命”) 抽一滴血就能知晓孩子是否“天赋异禀”,取一滴唾液就能预测你的未来……近年来,基因检测市...

    2021-07-21
  • 基因突变帮助早期人类适应了新的食物

    基因突变帮助早期人类适应了新的食物

    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定位了帮助原始人类适应新食物的基因 原始人类离开非洲并征服世界其他区域的模型之一。研究者表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改变可能促进了这一过程 新浪科技讯 北京...

    2021-07-21
  • 高温和低温为何会使我们产生疼痛感?远离危险来源

    高温和低温为何会使我们产生疼痛感?远离危险来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乍看之下,一块炽热的烙铁和一块冰并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但它们都能引起疼痛感。极高温和极低温都可以使人类皮肤感到极端不适,并且研究显示...

    2021-07-21
  • 基因工程能解决异种器官移植的重重难题吗?

    基因工程能解决异种器官移植的重重难题吗?

    来源:赛先生公众号 从黑猩猩的心脏说起 美国医生基斯·瑞茨玛(Keith Reemtsma)也许可以算是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的第一人。他认为,类似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合理的器官供体。为此,在上世...

    2021-07-21
  • 霍金称人类必须做出改变才能应对威胁:依靠逻辑...

    霍金称人类必须做出改变才能应对威胁:依靠逻辑...

    霍金表示,尽管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依然有希望存活下去,而这需要我们所有人都一起努力。 新浪科技讯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再次发出警告称,人类如果想要继续存活下去,就必...

    2021-07-21
  • 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用化学物质合成了完整活性染色体

    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用化学物质合成了完整活性染色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研究结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

    2021-07-21
  •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4篇论文齐上《科学》封面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4篇论文齐上《科学》封面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家代表,自左至右依次为:李炳志、戴俊彪、杨焕明、元英进、沈玥。 史无前例!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三点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

    2021-07-21
  • 人死亡后大脑仍可活动10分钟:呈现深度睡眠脑电波

    人死亡后大脑仍可活动10分钟:呈现深度睡眠脑电波

    在近日的一项研究中,医生发现了大脑在人体临床死亡之后依然继续工作的证据。 这项实验也引出了一个持久而困难的问题,即一个人死亡的时间应该如何判定,以及在医学上和伦理上如何正确地使用...

    2021-07-21
  •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谈癌症攻克:一天都不要等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谈癌症攻克:一天都不要等

    西南偏南音乐、电影和互动狂欢节的主角从来都是歌手、演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直到刚刚卸任的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 (Joe Biden),决定亲自造访奥斯丁。 拜登来的主要目的是做一场演讲,主题是...

    2021-07-21
  • 长有人类皮肉的机器人或可用来培育人体组织:外...

    长有人类皮肉的机器人或可用来培育人体组织:外...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预测,我们很快便可研发出长有“血肉之躯”的机器人。 研究人员以长有“人类”骨骼、筋腱与皮肤的Eccerobot机器人为例,解释未来如何用机器人培育真正的人体组织。 Eccerobot机...

    2021-07-21
  •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婴幼儿白内障全新治...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婴幼儿白内障全新治...

    新浪科技讯 3月16日消息,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审核与评选,现向社会公布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排名不分先后)...

    2021-07-21
  • 人类思维与量子力学间的奇妙联系:意识到底来自...

    人类思维与量子力学间的奇妙联系:意识到底来自...

    我们的大脑里发生着什么? 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没有人了解意识到底是什么,以及意识如何运作。同样的,也没有人完全了解量子力学的原理。二...

    2021-07-21
  • 大脑或比原预想活跃10倍:为似大脑计算机提供帮助

    大脑或比原预想活跃10倍:为似大脑计算机提供帮助

    在这项对神经元树突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树突并不是以往认为的被动传递通道,而是在动物运动时具有活跃的电活动。 由于树突在体积上比神经元中心大将近100倍,这一结果不仅意味着大脑具有...

    2021-07-21
  • 医疗领域新革命:科学家研发在体内监测健康的胶囊

    医疗领域新革命:科学家研发在体内监测健康的胶囊

    时下的智能手表已经具备计步、监测心率等丰富功能,通常都依赖于锂电池提供电力,而且这种外部皮肤接触的检测方式必然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准度。雷锋网消息,近日,科学家成功研发了可通过自身...

    2021-07-21
  • 一个与地球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人类是如何解开...

    一个与地球生命起源有关的故事:人类是如何解开...

    一个完整的活细胞 达尔文提出所有生命都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 生命之树的大部分分支都是细菌 细胞的结构极为复杂。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生命究竟是如何开始...

    2021-07-21
  •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史上最大计划即将启动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史上最大计划即将启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日消息,“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领域又将迎来一件大事——比人类基...

    2021-07-21
  • H7N9疫情已呈下降趋势

    H7N9疫情已呈下降趋势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2月24日至3月2日,我国内地7天累计报告H7N9病例22例,其中死亡4人。专家表示,随着各疫情发生地关闭活禽市场、停止活禽跨地区调运等紧急...

    2021-07-21
  • 在太空将“冷冻人”复苏?相关技术15年内或面世

    在太空将“冷冻人”复苏?相关技术15年内或面世

    俄罗斯人体冷冻公司KrioRus表示,能用于深空飞行的人体冷冻技术可于2032年前面世。 据报道,KrioRus公司总经理瓦列里娅?普赖特在一个商用航天论坛上表示,5年后会出现首个可复苏的冷冻人体器...

    2021-07-21
  • 病毒是生命吗?答案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生命

    病毒是生命吗?答案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生命

    寨卡病毒外观。但是病毒能够被算作一种生命吗?这个问题是存在争议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病毒具有感染性,有些还会让我们生病。比如臭名昭著的埃博拉病毒和艾...

    2021-07-21
  • 巴西患者接受脑瘤摘除手术时弹吉他:让人瞠目结舌

    巴西患者接受脑瘤摘除手术时弹吉他:让人瞠目结舌

    这是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脑瘤摘除手术时,患者用吉他弹奏了一首当地流行曲。 患者名为Rolden Batista,是一位40岁的巴西通讯工程师,由于去年一直被癫痫所困扰,去医院进行...

    2021-07-21
  • 美“肝脏移植之父”离世 移植技术拯救千万生命

    美“肝脏移植之父”离世 移植技术拯救千万生命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肝脏移植先躯、被誉为“肝脏移植之父”的外科医生斯塔兹尔,日前在匹兹堡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0岁。 斯塔兹尔于1963年进行全球首次肝脏移植手术,虽然失败告终,但终...

    2021-07-21
  • 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尚?你不是一个人

    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尚?你不是一个人

    来源:《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 研究者发现,这种自我评价中的“自我增强效应”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道德评价方面尤甚。 “镇上所有的女人都很强壮,所有的男人都长得很英俊,所有的...

    2021-07-21
  • 科学家呼吁人们死后捐出大脑供研究:缺少患精神...

    科学家呼吁人们死后捐出大脑供研究:缺少患精神...

    哈佛大学脑组织资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脑银行”之一。 哈佛大学脑组织资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脑银行”之一。 萨比娜·贝雷塔教授欲挑战人们对该领域存在的误解。 新浪科技讯 北京...

    2021-07-21
  • 新尿检法可追踪“渐冻人”病情发展

    新尿检法可追踪“渐冻人”病情发展

    原标题:(科技)新尿检法可追踪“渐冻人”病情发展 新华社堪培拉2月25日电(记者赵博)澳大利亚和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尿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用作生物标记物...

    2021-07-21
  • 世卫组织:全球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 已成致残头号元凶

    世卫组织:全球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 已成致残头号元凶

    来源: 资料图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本周四宣布,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到总人口的4%,而女性、青年人以及老年人都是容易因此致残的群体。 根据报告,2015年全球已有约3.2...

    2021-07-21
  • 钟南山:H7N9病毒变异株出现耐药 达菲治疗仍有效

    钟南山:H7N9病毒变异株出现耐药 达菲治疗仍有效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钟南山:H7N9病毒变异株出现耐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透露,最近发现的两株病毒变异株,在禽类中表现出高致病性,并且对达菲(磷酸奥司他韦)出现耐药。 2月19日,...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