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 美国首个遗传病基因疗法有望上市:为失明者揭开黑布

    美国首个遗传病基因疗法有望上市:为失明者揭开黑布

    对莱伯先天性黑蒙症患者而言,失明是一经出生就注定,需要一生去逐渐接受的事实。 它是一种在新生儿出生一年内就发病的罕见遗传病,每10万人中有2-3位不幸罹患。捕捉疾病痕迹的场景往往发生...

    2021-07-21
  • 想控制梦境吗?三个技巧或能帮你实现“清醒梦”

    想控制梦境吗?三个技巧或能帮你实现“清醒梦”

    虽然有许多号称能激发清醒梦的方法,但科学家发现,这些方法在测试中的成功率很低。不过一项新研究发现,有三个技巧的确能增加做清醒梦的成功率。 在此次研究中,受试者需要在“清醒梦记忆引...

    2021-07-21
  • 生物增强技术“去人性化”?人与物间界限日渐模糊

    生物增强技术“去人性化”?人与物间界限日渐模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今天的大多数儿童变老之前,生物增强技术或许便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私人订制的药物可以让我们精准有效地修改自己的身体或思想,...

    2021-07-21
  • 全新碱基编辑器“点对点”打击致病基因

    全新碱基编辑器“点对点”打击致病基因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5日在线发布重磅论文:美国博德研究所宣布一种新型碱基编辑器——可编程蛋白质机器问世,其对细菌和人类DNA均有效,且效率高于目前任...

    2021-07-21
  • 渐冻症女博士情绪失控:太痛苦不治了 让我捐器官吧

    渐冻症女博士情绪失控:太痛苦不治了 让我捐器官吧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的器官,尽可以拿走。”口述“遗嘱”的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娄滔引发广泛关注,29岁的她患了上了“渐冻症”失去行动能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娄滔病情已平...

    2021-07-21
  • 国内规模最大 “生物银行”启动 储存能力达1000万份

    国内规模最大 “生物银行”启动 储存能力达1000万份

    科技日报讯 (闻夏 记者王春)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银行”——上海张江生物银行近日启动。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率先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之一,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银...

    2021-07-21
  • 科学家开发“牙齿粉碎机”:获取智齿中的干细胞

    科学家开发“牙齿粉碎机”:获取智齿中的干细胞

    智齿是令许多人烦恼的问题,但其实它们也是干细胞的来源之一,具有拯救生命的潜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齿是令许多人烦恼的问题,但其实它们也是干细胞的...

    2021-07-21
  • 重磅!第二款CAR-T疗法今日获批!

    重磅!第二款CAR-T疗法今日获批!

    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博士宣称,在短短几十年里,基因疗法从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医疗概念,发展为治疗无法医治和致命癌症的新型实际操作。 新浪科技讯 北...

    2021-07-21
  • 高智商人群更容易患精神疾病:风险比同龄人高一倍

    高智商人群更容易患精神疾病:风险比同龄人高一倍

    美国培泽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门萨俱乐部的3715名会员,结果发现他们患精神疾病、以及哮喘和过敏的疾病的概率较常人高出一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

    2021-07-21
  • 刚死去的人仍有意识 甚至可听到自己被宣布死亡

    刚死去的人仍有意识 甚至可听到自己被宣布死亡

    在艾伦·佩姬近日主演的电影《灵异空间》(Flatliners)中,一群年轻的医生开展了一项危险的实验,轮流用药物使心脏停跳,来弄清死后究竟会发生什么。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国...

    2021-07-21
  •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癌药物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癌药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的上市药企加入抗肿瘤药物等创新药物的研发。A股上市公司中,恒瑞医药、益佰制药、长生生物、科伦药业、石药集团、贝达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肿瘤领域有所布局,与“抗癌”...

    2021-07-21
  • “渐冻症”女博士用眼球发微信 病情现趋于稳定

    “渐冻症”女博士用眼球发微信 病情现趋于稳定

    “渐冻症”女博士用眼球发微信 病情现趋于稳定 患病后欲捐献器官 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有关爱中心为娄滔安装眼动仪 “渐冻症”女博士用眼球发微信 患病之前的娄滔。受访者供图 29岁的娄滔是北京大学...

    2021-07-21
  • 遗体取精:男性死亡48小时后精子仍能孕育健康宝宝

    遗体取精:男性死亡48小时后精子仍能孕育健康宝宝

    精子的寿命比人们通常想像的更长,男性死亡之后其精子仍处于存活状态,甚至可以孕育健康的宝宝。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是什么因素驱使男性死者的伴侣试着从身...

    2021-07-21
  • 老年人“换年轻人血液”能返老还童引发伦理争议

    老年人“换年轻人血液”能返老还童引发伦理争议

    然而,一些药物治疗可能不仅防止衰老,甚至还能逆转衰老产生的影响。目前,对老年人抽取血液,再输入年轻捐献者的血液,证实具有一定的医学可信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3日消息,据国...

    2021-07-21
  • 百度百科显示马兜铃酸抗癌惹网友吐槽 回应称已修改

    百度百科显示马兜铃酸抗癌惹网友吐槽 回应称已修改

    .weiboListBox{padding:0 10px 0 15px;border:1px solid #ccc;margin-top:10px;background-color:#fff;} .weiboListBox p{font-size:12px;line-height:20px;} .weiboListBox label{width:aut...

    2021-07-21
  • 首批宫颈癌疫苗将抵广州 专家建议趁年轻尽早接种

    首批宫颈癌疫苗将抵广州 专家建议趁年轻尽早接种

    广东第一位宫颈癌疫苗接种者梁小姐在接受疫苗注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摄 宫颈癌疫苗 终于盼来了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宫颈癌疫苗来到广州了!昨天下午,在天河区妇幼保健院...

    2021-07-21
  • 小鼠研究显示剖宫产孩子或更易肥胖

    小鼠研究显示剖宫产孩子或更易肥胖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3日电(记者林小春)据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小鼠实验表明,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可能更易导致孩子肥胖,而这可能是肠道菌群惹的祸。 为了解剖宫产...

    2021-07-21
  • 新研究称人脑通过脑内淋巴管“排污”

    新研究称人脑通过脑内淋巴管“排污”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胡丹丹)通过扫描健康志愿者的大脑,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人脑通过淋巴管排泄代谢废物,这些淋巴管还可以充当大脑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运输管道。 意大利解剖学家曾在18...

    2021-07-21
  • 北大29岁美女博士罹患渐冻症:留遗嘱捐献器官

    北大29岁美女博士罹患渐冻症:留遗嘱捐献器官

    北大“渐冻症”女孩留遗嘱死后捐献器官:愿医学早日攻克难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

    2021-07-21
  • 北大渐冻症女生留遗愿捐器官:凡能救命部分尽管用

    北大渐冻症女生留遗愿捐器官:凡能救命部分尽管用

    北大渐冻症女生留遗愿捐器官:凡能救命部分尽管用 北大女生患渐冻症 留下遗愿捐献器官 两年前患上渐冻症,口述捐献器官心愿,称“凡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家属已代签捐献协议 患病之前的娄滔...

    2021-07-21
  • 院士卢永根罹患重病 将毕生积蓄880万捐给教育事业

    院士卢永根罹患重病 将毕生积蓄880万捐给教育事业

    卢永根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无言的火花——院士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 新华社广州10月14日电 题:无言的火花——院士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8...

    2021-07-21
  • 渐冻症女博士陷昏迷 清醒时口述遗嘱愿捐遗体做研究

    渐冻症女博士陷昏迷 清醒时口述遗嘱愿捐遗体做研究

    渐冻症女博士陷入昏迷,清醒时曾口述遗嘱愿捐献遗体做研究 付垚/北京青年报 娄滔父亲手机中保存的娄滔大学时期的照片,其时娄滔健康充满活力。 长江日报 图 “女儿决定捐献器官回馈社会,所以...

    2021-07-21
  • 不吃早餐会变胖,但并不是因为你中午会吃的更多

    不吃早餐会变胖,但并不是因为你中午会吃的更多

    来源:蝌蚪五线谱 尽管早餐是公认的一天里最重要的一餐,但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大多数人们都不吃早餐。以前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吃早餐,反而会导致每日摄入的食物更多。而一项最新的研究...

    2021-07-21
  • 首个治疗肺栓塞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华上市

    首个治疗肺栓塞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华上市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秀兰)今天(10月15日),拜耳公司生产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拜瑞妥(利伐沙班)作为一种肺栓塞单药治疗方案在中国正式上市。其于今年4月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是在中国上...

    2021-07-21
  • 北大拟捐遗体“渐冻症”女博士已退烧 精神状态好转

    北大拟捐遗体“渐冻症”女博士已退烧 精神状态好转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煜)北京大学罹患“渐冻症”女博士生娄滔的病情,牵动万千网友。今日(10月18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收治娄滔的武汉汉阳医院获悉,娄滔目前已经退烧,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新...

    2021-07-21
  • 男子被猫抓伤半年后脑萎缩死亡,医院诊断或为狂犬病

    男子被猫抓伤半年后脑萎缩死亡,医院诊断或为狂犬病

    四川巴中一名男子春节期间逗猫玩儿时被猫抓伤皮肤,且没有及时处理。几个月后,该男子出现反应迟钝等现象,被医院诊断为极可能是狂犬病,于9月9日不治去世。 据了解,现今养猫人士越来越多,...

    2021-07-21
  • 《柳叶刀》肯定中国大病保险制度

    《柳叶刀》肯定中国大病保险制度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李红梅)最新一期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文肯定中国大病保险制度,肯定其在减少因病致贫方面的重要作用,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文章...

    2021-07-21
  • 可穿戴技术让盲人有望从舌头“看”世界

    可穿戴技术让盲人有望从舌头“看”世界

    如果说助听器可以帮助听力残弱者改善听力,那对于盲人群体,能否开发一款助视器帮助他们重新“看”到世界?在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前夕,记者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医学工程大会上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2021-07-21
  • 科学家培育出更加逼真的类大脑:直径4毫米微型球状

    科学家培育出更加逼真的类大脑:直径4毫米微型球状

    图为显微镜下的迷你大脑染色切片,可以看出神经元(蓝色)和起支持作用的星形胶质细胞(红色)。 斯坦福实验室中培育的迷你大脑就像直径仅有几毫米的小圆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

    2021-07-21
  • 聪明的细菌:太空中会“变形”应对抗生素攻击

    聪明的细菌:太空中会“变形”应对抗生素攻击

    在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细菌细胞施用广谱抗生素,它们会以一些聪明的变形方式应对抗生素,这样将增大其存活概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国际空间站(ISS)接...

    2021-07-21